请百度搜索安徽省王凯猪鬃机械厂找到我们!

行业动态

猪鬃兴衰30年

文字:[大][中][小]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16-12-28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
猪鬃兴衰30年

201312132240128659.jpg

萧县祖楼镇谢桥村,一个因猪鬃而盛的地方,现在正面临着转型之痛。过去的30年,猪鬃曾经带给我们这个小镇财富和名望,但如今这个传统手艺的加工业正走向终点,人们不甘心,又无能为力。 

    根据史料,萧县祖楼镇谢桥村猪鬃加工,起源于清朝末年,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。由于加工技术成熟,水煮猪鬃有鬃长、质韧、光滑和耐用的特点。
 
    农民谢方明从小就开始跟着长辈学着加工猪鬃,一干就是30年,已年近五十的他,经历过猪鬃加工业的黄金时代。
 
    对于猪鬃的加工流程,他很熟练,首先是要弹毛,使猪鬃所带的残肉软化,用木板捣松肉皮,使其与粘着的猪鬃完全分离松散。第二步是洗毛,将松散的猪毛用水洗了之后,放在炕灶上烘干或放在日光下晒干。第三步是蒸毛,猪鬃是又硬又弯的,蒸煮后可以变直。第四步是分尺,又叫降鬃,根据猪毛的长短进行分类。第五步是倒顺,将分类完毕的猪毛按照根和梢进行再一次的整理,让所有的猪毛顺序一致。最后一步就是把分尺之后的猪鬃整理,成品就这么加工完成了。
 
    猪鬃卖得好的时候,家里收入形势大好,这期间,小洋楼起来了,加工猪鬃的机器买上了;到现在,一晃几年过去,虽然整个镇上的猪鬃加工成了夕阳产业,但是,谢方明家中还雇佣数名工人,每个月能加工4000多斤猪鬃成品,算是少数没有受到太大冲击的家族之一。
 
    夕阳产业颓势尽显
 
    每个从事猪鬃加工超过十年的人都知道,现在的猪鬃加工业处在一个萎缩的状态,猪鬃成品的整体利润下滑,从事本行业的人也不断减少。
 
    “1994年,猪鬃成品可以卖到2到3块钱一斤,我每天的纯利润可以达到30块钱左右。而现在,四五块钱一斤,每天也就挣个60块钱。但现在的60块钱可比不得1994年的30块钱啊。”谢方明感叹到。
 
    “猪鬃的质量有所下降,一个产业到达顶峰之后,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质量。”谢桥村的一位老人对记者说,原来猪鬃的长度至少在70毫米以上,比现在平均要长20毫米,长度缩短了,价值也变小了,原来100多元一斤,现在只能卖10多元一斤。同时,随着猪鬃长度的缩短,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替代品,如塑料丝等。
 
    这位老人说,“这样一来,天然猪鬃成品,长度越长价值越高,而塑料丝不论长短都是一个价钱,这样一来,猪鬃成品越长的成本越高,反倒赚不着钱了。”
 
    不到十年的时间,整个镇上加工猪鬃的家庭,从黄金时期的3000多户,如今已经不到100户。“这就是淘汰,机械再普及,工艺没法创新。”从事了30年猪鬃加工产业的谢方明说。
 
    变了味的猪鬃加工
 
    “现在不一样了,就算还是叫猪鬃加工,但已经不是正宗的猪鬃了。”谢方明说。
 
    虽然猪鬃看上去不起眼,甚至还有一种怪怪的味道,但是经过加工后,由猪鬃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刷子,有弹性、很耐磨,再加上猪鬃是一种纯天然的产品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受到消费者的欢迎,销路非常好。
 
    而现在,天然猪鬃产品已经不会重新出现在市场上了,取而代之的,是由猪鬃和一种塑料丝掺杂而成原材料制成的产品。
    全部用天然猪鬃加工的成品,虽然比较耐磨,质量好,但是成本太高。成本一旦高了,就得加价,消费者更倾向于买性价比高的掺丝产品。显然,耐磨性对于更新迅速的现代生活,已经不是第一要素了。
 
    “工艺没法创新,创新型寻找代替劳动力的方法。”从事同一行业的人都明白,即使机械化普及,有些程序最终还是要依靠懂得手工艺的人力完成的,猪鬃加工再创新,最多还是半机械化制造业。 
 
      技术和机械改革
  
     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,将手工艺融入机械设计原理中,让劳动人员从整个工艺中解脱出来;且机械化不断普及,创新设计一款全自动的多功能的猪鬃加工机械,用机械代替劳动力势在必行,来大大提高猪鬃加工业的效益。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页
[向上]